每天学一个成语——(作壁上观)容易混淆的“作壁上观”与“独善其身”有什么区别?
一、成语的含义
解释
作:典故—“从”。
壁:壁垒;营寨周围的高墙。
上观:在某个地方上观看。
原指站在壁垒上旁观双方交战。后比喻坐观成败,不帮助任何一方,也就是中立第三方,常用在竞争中的环境,也带有贬义,讽刺那些关键时刻只当旁观者,缺乏担当的人。
而独善其身:
不充当第三方,只强调为自己的利益和安全为第一,不管他人先保全自己,个人利益至上。
在社会中,当看到不公正的现象时,我们不能视而不见,而应勇敢地站出来,维护公平正义;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,要勇敢地站出来,积极行动,抓住机会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,实现自己的目标和价值。在巨鹿之战的项羽就抓住了机会,带领楚军将士似出山猛虎,以一当十,击败秦军,成为各路反秦部队的领袖。
二、成语的用法
该成语是动宾式结构,是贬义词,可在句子中作为谓语使用
造句:面对不良行为,我们不能作壁上观,而应该积极站出来制止。
三、成语的来源和释义、典故
出处: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项羽本纪》:“及楚击秦,诸将皆从壁上观。”
典故:
秦朝末年,于朝廷荒淫无道,百姓生活悲惨,天下大乱。项羽与叔父项梁起兵反秦,军威大震,各地纷纷响应。已被秦朝灭亡的赵、魏、燕、韩诸国,也伺机复国,与楚王结盟反秦。项梁率军接连取胜,秦二世胡亥急遣大将章邯统领大军镇压。定陶一战,楚军大败,项梁战死。
不久,秦将章邯率大军攻打赵国,把赵王歇围困在巨鹿城。赵王向各诸侯求救,于是各路诸侯纷纷带兵前来救援。可当他们抵达巨鹿城外,看到秦军兵强马壮、声势浩大,竟都畏惧不前,只在自家军营壁垒上远远观望。
唯有项羽,他率领楚军破釜沉舟,士气大振,率先向秦军发起猛攻。楚军战士个个奋勇当先,以一当十。经过多次激烈拼杀,终于打破了秦军的围困。各路援军在自己营垒上看到了这一壮观场面。楚军大捷,项羽从此成为各路反秦部队的领袖。
四、相近的成语
袖手旁观(xiù shǒu páng guān):
把手笼在袖子里,在一旁观看。比喻置身事外,既不过问,也不协助别人。
五、相反的成语
拔刀相助(bá dāo xiāng zhù):
拔出刀来助战,形容见义勇为,打抱不平。
挺身而出(tǐng shēn ér chū):
挺身:撑直身体。挺直身体站出来。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,勇敢地站出来。
六、猜成语和成语接龙!
猜到成语后,可以在评论区参与更高难度的成语接龙,考验词汇量!!!
图片
鲍鱼之肆(点击可跳转)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